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实用文本阅读“报告”考点解析

发布时间:2017-11-13 00:00:00
点击量:

实用文本阅读“报告”考点解析

                                                         张建民


报告,主要指调查报告,即针对某一事件、问题、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客观存在的现实进行描述与分析的一种书面报告。调查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其中正文有三部分:

一、前言。是对调查情况的简要说明,一般交代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目的,调查的大致过程等背景信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为读者的进一步阅读做好铺垫。或者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意图,提出问题和结论,起到提示全文和强调的作用。

二、主体。有三种格式:一是横式结构,根据对调查结果的认识与分析,将主体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涉及一个主要问题,用小标题加以提示。二是纵式结构,按照事情发展的前后顺序或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层层递进表述相关内容。三是综合结构,即横式与纵式交错使用。

三、结语。是报告的结束部分,一般是形成简明的结论、提炼升华事件的典型意义、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或进一步强调全文观点等。

阅读调查报告,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1.全文理解。理解标题,从标题中把握报告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观点;锁定开头,了解开头内容,整体把握报告;关注主体,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筛选信息。分析典型材料,把握材料主要叙述的事实;理解议论,筛选报告的主要观点。3.鉴赏评价。评价报告体现的观点以及事件的社会影响等。4.深入探究。把报告叙述的事实与现实联系起来,探究事实体现出来的人生和社会意义。

高考对调查报告的考查主要有下面几个角度:

1.筛选整合信息,概括主要内容。调查报告的主要信息或内容一般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叙述的客观事实,即报告列举的现象、陈述的事实、列举的问题等;二是文章的观点,即报告就这些内容引发的议论。

2.分析文体特征,思考判断特色。报告的文体特征集中体现在报告结构特征、叙事特点、议论方式等方面,同时要求对这些方面的某个特征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等。

3.分析语言特色,把握表现手法。报告语言的一般特点是平实(客观公正的叙述、平易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议论)、准确(用词准确、不产生歧义,语言严谨,表述不能疏漏)、简练(语言简明扼要,多用短句,表达明确)等。表现手法上主要体现在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四个方面。

4.评价观点倾向,感悟价值影响。报告文本本身通常包含某种观点、态度或者社会主流的情感倾向等,同时,某种社会现象、问题等也体现着相应的人生价值、社会意义。

5.探析人生社会,探究深度问题。不同的人对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对文本叙述的事件、问题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也有着个性的理解,高考试题要求阅读者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体现的时代精神进行探究。同时,要求读者通过文本的阅读探讨作者写作的背景以及写作的意图等。



上一篇:高一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化学规范答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