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地理名词字义化与图像化学习

发布时间:2017-11-13 00:00:00
点击量:

地理名词字义化与图像化学习

邢伟峰  易先进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地理名词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地理学科具有名词多、新的特点,且很多名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大,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大多数名词对于现阶段的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围绕这一难题,我们做出一些总结与反思。

一、地理名词的特点

1.涉及面广,词汇量大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必修二是地理的主干知识所在,必修一主要围绕自然地理要素与规律展开,必修二主要讲解人文地理要素,在每一章节里都有大量的地理名词。如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里,出现的各种名词有: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褶皱、背斜、向斜等,名词之多肯定对于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负担。

2.新颖,难以理解

必修一、必修二中每一章节讲述一个地理要素,所涉及的专有名词肯定都不相同,并且有很多具有难以理解的特点。如地方时与区时、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气旋与反气旋等,这些名词概念不同,又非常相近,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二、地理名词学习的重要性

地理名词是描述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名称,不仅具有一定的指示性,而且包含了众多关键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地理名词搞不清楚,那么地理课文的学习和试题应答都无从谈起。所以,学好地理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名词的概念和意义。

三、地理名词字义化和图像化学习

1.字义化

毋庸置疑,所有的地理名词都是由汉字组成,每个汉字都表达自己独特的含义。对学生来说,一般没有读不出来的名词,那么,为什么却望文生义呢?我认为,大多数学生仅仅把名词当成课文一般,读一遍就过去了,没有做到咬文嚼字的去理解,没有认真分析每个字在名词中所代表的真实含义。

比如“冲积扇”:冲,是随着河水冲过来;积,则是沉积形成;扇,则是外形呈扇状。如果学生是这样逐字去理解,那么学习的效率自然提高很多。

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名词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有些往往是“名”不符实。如风化作用,表面看上去和风力作用差不多,很容易将其与风力作用混为一谈。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风力作用是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主要表现为风对地表物质的风蚀、搬运和堆积过程。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区别很大。

地理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其科学性和独特性,站在地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学习地理名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字义化方式,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知识的准确性。

2.图像构建

地理名词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文字组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图像与情景。如果能在字义化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图像化的思考与感知,则会加深学生对地理名词的认知与记忆。

如“带谱”:“带”即是自然带,“谱”比较陌生。但是可以将其与我们所熟知的“菜谱”、“五线谱”等去联系,这些名词在同学头脑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形象感知。这样就可以根据已有的感知和经验,在头脑中勾勒一幅由自然带构成的图像。


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对大量地理名词的理解与思考,总结出以上地理名词字义化和图像化学习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三年辛苦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