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大环线印记(甘肃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3:54:39
点击量:



高二教学部  张亚飞

 

离开乌苏特,车随215线沿阿尔金山北上,在一片荒凉中孤独前行,爬上当金山口时海拔已攀升到大约3600多米,7月的当金山顶此时正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此时对于生长在豫东平原的我,最明显的感觉是朋友说话的声音好像越来越远,只有刻意张大嘴巴时才能恢复正常听力,不时还有阵阵耳鸣,一直担忧但又期待的高反,终于在即将离开青藏高原时体验了。来不及观赏当今山口的7月雪景,便匆匆翻越了这个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相连的唯一出口,一路下坡多弯道,40千米后,就来到了阿克赛石油小镇。看似普通的40千米山路,实则是全国最危险的公路之一,不仅天气变化莫测,更危险的是这区区40千米的路段,海拔落差竟超过了1100米。

1.阿克赛石油小镇

小镇位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这里有神秘的荒野,神圣的雪山……1955年,这里曾发现当时中国的大油田之一——冷湖油田,成千上万的石油工人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个小地方,建成了冷湖石油基地,故称石油小镇。

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石油发展战略的东移,这里的油田原油产量的逐年降低,油田陷入了开发低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石油的作业区迁移到距离这里300千米以外的茫崖。再加上这里海拔高,气候恶劣,资源缺少,水源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的6倍8倍,所以政府实施了整体搬迁,渐渐的人们都走了,留下了荒废的宿舍、加油站、掉落的牌子等等,一片颓废不堪的模样,至今荒废了二十多年。

近年因电影《九层妖塔》《西风烈》的拍摄,让这个荒废20多年的小镇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走红了网络。今天仍保留着的电影拍摄场景和道具,更增加了一份小镇的怪诞与神秘。

2.阳关故址丝路古道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历史在诗歌中流传,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

阳关于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说到阳关,就不得不提它和丝绸之路的关系,它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阳关或者嘉峪关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

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今天仅剩它作为阳关历史的唯一实物见证。

抵甘肃,入阳关,海拔已经降至1500米以下,地形也变得平坦起来,沿河西走廊一路向东,车行轻快,不时已达鸣沙山、月牙泉。但不了解河西走廊,无从谈起甘肃景观。

3.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两山夹峙。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千米—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自古便为沟通西域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目前兰新铁路也由此通过。

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冲积物。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大部分区域海拔在15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以嘉峪关以西戈壁面积广大。

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可达2550小时—3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加之气温日较差大,特别适于瓜果糖份的积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孕育了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今天仍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

4.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千米。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虽常常受到狂风暴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漾漾,泉水湛蓝,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般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水映沙山,颇为奇观。

对于月牙泉千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内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为何飞沙不落月牙泉。

鸣沙山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和风向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这也是月牙泉虽常常受到狂风暴沙的袭击,却依然不被掩埋消失的一个原因吧。

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直到1960年前,泉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15000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也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至0.8米。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此后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目前得以保留呈现在的形状和面积。

5.上帝打翻的调色板——张掖七彩丹霞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千米的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千米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

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众多地理地质学家曾给予高度评价:“天然运河修饰,四季见秋山”、“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似山岸披上五彩霓裳”等。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被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后记本文以青、甘大环线旅游景观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在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造物主珍爱这片神奇之地,将无数地貌景观“撒播于青、甘”。七天的大环线之旅,有幸触摸了高原明珠青海湖、体验了奇幻的“天空之境”、靠近了神秘的大柴旦、穿行了世界最大的南八仙雅丹。感受了河西走廊的浓厚的历史沉淀,感触了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特,浏览了神奇的中国七彩丹霞,无论你看见了怎样神奇壮美的青、甘,但别忘了你仍未离开地球。(2022年8月1日)


上一篇:我校全县第五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大赛获佳绩

下一篇:大环线印记(青海篇)